文/图 杨少春
蓝额红尾鸲,雀形目,鹟科,红尾鸲属,小型鸣禽。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无危物种。
雄鸟前额和眉纹前部辉蓝色,头、颏、喉、胸及上背深蓝色,两翼褐色而具翼斑,腰、下胸、腹部及尾羽栗红色,中央尾羽和尾羽末端黑褐色而形成倒T字形斑。雌鸟头部和上体黑褐色,具明显皮黄色眼圈,胸腹部浅灰褐色,下腹部浅黄色,两胁染栗色,尾羽特征同雄鸟。虹膜黑色;喙角质黑色;脚角质黑色。
栖息于中高海拔的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,尤以林线上缘多岩石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地区较常见,冬季下迁到中低山和山脚地带。主要以甲虫、蝗虫、毛虫、蚂蚁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,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。
性较大胆,不甚畏人。多单独或成对活动,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。喜在地上觅食,也在空中捕食。常在灌木间来回窜飞,停息时尾巴不断上下摆动。中国见于青海、宁夏、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云南和西藏。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和缅甸北部。